发布时间:2021-06-30 09:49 文章来源:青岛海关
随着青岛胶州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和上合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利用辖区口岸节点、区位和通道优势,着力服务上合示范区发展,聚焦最新改革部署和企业诉求,进一步降低外贸进出口时间和资金成本,提供多种便利措施,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对外开放发展。今年前5个月,胶州市进出口2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9%。
精准帮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近日,青岛农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辛东原来到胶州海关,将一面锦旗送予海关。“真是多亏了海关帮助,不然我们的项目很有可能就陷入困境了。”辛东原说。
这家生产高端调味品的外资企业位于上合示范区,为研发生产新产品,公司投资建设了二期食品自动化工厂。而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工程进度受阻,企业自德国进口的生产设备更是无法按原计划抵港。
由于这套设备是公司为开通新生产线急用,根据前期合同要求,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进厂调试,如未按期交付,可能影响企业后续项目落地。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胶州海关预先指导企业进行设备归类,联网办理各类进口环节单证审核,同时开辟通关绿色通道,并派专人到货物目的地开展查验,最终使得这批1000多万元的设备在运抵工厂当日就完成了安装调试。
“服务企业不仅要提供经营上的便利,还要做到监管流程跟着工期走,实现监管与企业建设无缝对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为他们走出去保驾护航。”胶州海关关长张清海说。
近日,随着悠扬的汽笛声响起,一列满载着医疗用品、日用百货及机械零配件等货物的齐鲁号“上合快线”欧亚班列通行。班列自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发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于12天后到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
为了帮扶中欧班列拓展新站点新线路,提升多式联运运能,胶州海关设立了中欧班列通关绿色通道,推广使用“自动审核、自动核销”办理模式,缩减人工操作时间,并允许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开展海运箱和铁路箱换装作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外,海关与铁路部门阶段性进行信息交互,加强跨关区联动,与霍尔果斯等沿边海关密切协作,促进班列通关便利化,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据胶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发运“齐鲁号”欧亚班列260列、货物2.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3.1%和118.4%,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培育新兴业态激发外贸新活力
6月25日,在胶州海关监管下,山东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自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发出。班列装载着以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模式申报出口的430万美元的五金电器、家居用品等货物,最终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投入使用后,电商企业可实现“家门口”便捷化通关服务,预计年跨境电商出口将超200万票,贸易额可达10亿元。“‘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的物流新模式,可以使我们的跨境电商业务具备更大的行业竞争优势。”青岛新境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易粤表示。
为全力支持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开展,胶州海关设立中欧班列专门窗口,快速办理申报、验放等通关手续,并根据班列发行计划优化窗口监管人员配置,全天候保障班列通关顺畅,助推多种跨境电商模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优势,服务跨境电商企业“卖全球”。
(杨柳/文)